设为首页  |   加入收藏  |   联系我们

何以在“盈亏线”边缘艰难游走

发布时间:2017-03-17 16:44:55    点击: ——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分析·钢铁篇(上)
  努力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,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总要求的关键环节,是山东发展面临新关头、迈入新阶段、实现新跨越的战略之举。而化解产能过剩,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,也是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,努力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的关键所在。
  产能过剩行业现状如何?难题如何破解?连日来,本报记者深入各地,走企业、跑部门、问协会、访专家,对钢铁、水泥、船舶、轮胎等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,以及化解之道逐一进行梳理、分析,形成这组报道,以资参考借鉴。
  对山东钢铁集团董事长任浩来说,这两年的日子“不好过”。
  从2012年开始,组建仅4年的山钢就走上了亏损之路,去年尽管通过消化增支减利因素大幅减亏37.43亿元,但利润仍为-8.5亿元。今年,形势依然严峻。
  亏损的直接原因,是钢铁价格的全面下滑。中国钢铁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,2月末,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6.46,已连续6个月下跌,价格水平甚至低于20年前指数设立时3.54个百分点。
  拿山东钢企的主打产品来说。目前板材的平均价格是每吨3400-3500元,仅为最贵时的1/3,已经位于成本线之下;螺纹钢的价格每吨3300左右,接近10年来的最低点,这个数字也几乎就是成本价。
  价格的低迷,使钢铁成为所有工业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之一,去年仅为0.62%,今年一季度更是成了负数。
  “形势逼人,但干总比不干好。”4月20日,任浩对记者说,从山钢情况看,多数产品尚有“边际贡献”,同时还能让近9万在职员工和5万多离退休人员吃上饭。一旦不生产或部分停产,损失更大。
  国企负担重,生产成本高,“包袱”相对较轻的民企日子也并不好过。4月11日,记者到西王特钢有限公司采访,总经理王辉告诉记者,正常情况下,他们每月能走6-7万吨建筑钢材,现在也就是4-5万吨,库存还有3万多吨。“前几天几个品种还赔钱,今天价格上涨,能稍微赚点。高档些的特钢棒材,每吨利润也就几十元。”
  能赚点还是好的,有些钢企已举步维艰。记者到淄博市淄川区一家钢企探访,厂内厂外都很冷清,3座高炉都已停火。淄博市环保局一位常年和钢企打交道的监察人员告诉记者,这家企业和当地另一家钢企从去年就已停产。市里其他几家虽然还在“冒烟”,但也就是“熬半锅粥”,负荷大多在50%-70%,而且“几乎所有企业工人工资都降了”。
  在“盈亏线”边缘艰难游走的钢铁产业,对市场供需已极度敏感。从3月底到4月中旬粗钢价格每吨几十元的回涨,迅速反应到了产量增加上。但多位权威人士表示,这远远无法支撑市场探底向好,产能过剩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还将长期持续。
  过剩到什么程度?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,去年全国粗钢产能达10.25亿吨,产量近7.8亿吨,而市场需求仅为6.6亿吨左右。今年一季度产钢2.2亿吨,年化产量达8亿多吨。作为全国三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,去年山东粗钢产量6351万吨,有业内人士估算,目前山东产能已达8000多万吨。
  国内经济增速下行,下游房地产、造船等行业不景气,经济发展的需求已经无法支撑庞大的钢铁产能。“既不是一般性过剩,也非结构性过剩,而是全面的、严重的过剩。”任浩断言。
  其实,早在2009年,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就已经引起高度关注,国家明确提出不再审核任何单纯新建、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,“但钢企往往是地方纳税大户,一些地方政府在GDP和税收诱惑下,仍在盲目上新项目,加剧了产能过剩。”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。而据了解,我国现有钢铁产能的1/3以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增的。
  “高炉不断增大,产能怎能不增?”省经信委有关人士说,国家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的高炉,钢企为了维持发展,从450立方米到600立方米,再到1080立方米,炉子越来越大,产能也必然越来越高。
  高炉一旦上马,停下来就难了。以一座1080立方米的高炉为例,停火一次,再开的成本高达上千万。并且,高炉一停,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银行停贷,继而是资金链断裂。正因为这一点,企业宁可赔钱,也不会轻易让高炉停火。“对于中小钢企来说,扩大规模是其生存的无奈手段。这是近年来大量中小民营钢企迅速膨胀的重要原因。”分析师说。
  山东是全国惟一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份,省经信委有关人士断言:“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对钢铁业来说,最大、最难的挑战就是产能问题。”他坦言,要完成到2017年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的任务,难度非常大。(来源:大众网-大众日报 作者:齐淮东 张国栋)